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发布时间:2021-08-29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第1章


某机械加工企业生产废水排向农田灌溉渠道,不能稳定达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该企业水污染防治措施相关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B.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C.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相关回用标准后全部回用
D.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确保下游最近的农田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答案:C
解析:


某市拟对临近城市快速路的居住地块进行开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在地块临路一侧设置声屏障
B、为城市快速铺设低噪声路面
C、提高地块内建筑门窗的隔声要求
D、按照国家规定,地块内住宅与城市快速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如
第三十七条,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
详见教材P122.


通过计算某建设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为25,其行业及生产工艺查表得出M为1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C可知,该项目的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分级P为()

A.P1
B.P2
C.P3
D.P4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评价范围是冶金机电类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不可以提供环评服务的项目是( )。

A.交通运输设备项目
B.电子加工项目
C.拆船项目
D.感光材料制造项目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附件,冶金机电所对应的具体业务领域是:①普通机械、金属加工机械、通用设备、轴承和阀门、通用零部件、铸锻件、机电、石化、轻纺等专用设备、农林牧渔水利机械、医疗机械、交通运输设备、航空航天器、武器弹药、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家用电器及金属制品的制造、加工及修理等项目;②拆船、电器拆解、电镀、金属制品表面处理等项目;③电子加工等项目;④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的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项目。“感光材料制造项目”属于化工石化医药类别。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规划的环境可行性综合论证时,以下不需要考虑的是()。

A: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B: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
C:经济增长速度
D: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

答案:C
解析:
开发区规划的环境可行性综合论证时,需要考虑:①开发区总体发展目标的合理性;②开发区总体布局的合理性;③开发区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④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 )活动。

A.挖塘养鱼
B.修路取土
C.倾倒建筑垃圾
D.种子改良试验

答案:A,B,C
解析:
1998年12月27日国务院令第257号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2013-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不属于该法土地沙化定义范畴的是( )

A.气候变化导致草场沙化
B.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沙化
C.天然绿洲人口过载导致沙化
D.沙漠边缘砍伐植被形成流沙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再生水
B.国家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
C.矿山开采中伴生矿应送废石堆场填埋处理
D.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设材料,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十三规定,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再生水。在有条件使用再生水的地区,限制或者禁止将自来水作为城市道路清扫、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使用。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合理布局废物回收网点和交易市场,支持废物回收企业和其他组织开展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及信息交流。废物回收交易市场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安全和消防等规定。


一条河流宽100m,平均水深2m,流速为1m/s,河流坡度为1‰,岸边有一排污口,则污染物在河流中达到均匀混合的长度为()。

A:37.3km
B:1.18km
C:30.53km
D:1.31km

答案:A
解析:
L=[(0.4B-0.6a)Bu]/[(0.058H+0.0065B)(gHI)1/2]=[(0.4*100-0.6*0)*100*1]/[(0.058*2+0.0065*100)(9.8*2*0.001)1/2]4000/(0.766*0.14)=37299.5m≈37.3km式中:L——达到充分混合断面的长度,m;B——河流宽度,m;a——排放口到近岸水边的距离,m;H——平均水深,m;u——河流平均流速,m/s;g——重力加速度,9.8m/s2;I——河流底坡,m/m。注意:河流底坡的单位是m/m,带入公式中的数值是0.001。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第2章


某河段溶解氧标准限值为5mg/L。已知河流水温为20.4℃,饱和溶解氧DOf为9mg/L。利用标准指数等于1的条件计算出的溶解氧上限浓度为( )。

A.11mg/L
B.12mg/L
C.13mg/L
D.14mg/L

答案:C
解析:


可用来判断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的方法有()。

A:α=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B:β=一次洪水总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C: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
D:湖泊、水库的总径流量

答案:A,B,C
解析:
区分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的方法:①常用的是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α和β经验性标准来判别;②经验判断法,即以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H>10m,是分层型;反之若H≤10m,则湖泊、水库可能是混合型。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B.规划编制机关在专项规划批准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审前,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C.规划编制机关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篇章的意见

答案:C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十三条,规划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详见教材P17。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是指( )。

A、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
B、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
C、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关联度的区域
D、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人文环境保护区域,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关联度的区域

答案:B
解析:


根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废弃危险化学品包括( )。

A.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
B.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
C.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
D.由公安、海关、质检、工商、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学品

答案:A,B,C,D
解析: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所称废弃危险化学品,是指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由公安、海关、质检、工商、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学品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的内容的有()。

A. 名称
B. 保护内容
C. 保护目标所在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D. 保护目标与项目厂址的相对距离

答案:A,B,C,D
解析:
调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在带有地理信息的底图中标注,并列表给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内主要保护对象的名称、保护内容、所在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以及与项目厂址的相对距离、方位、坐标等信息。


(2015年)某室内声源围护结构处1000Hz的声压级为90dB,窗户的隔声量TL=30dB(1000Hz)。窗户面积为2m2,则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1000Hz)是( )。

A.54dB
B.57dB
C.60dB
D.63 dB

答案:B
解析:
靠近窗户的室外的声级:



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


(2015年)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中,需图示说明的内容有( )。

A.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位置
B.噪声源源强
C.建筑物高度
D.地形高差

答案:A,D
解析:
2019版教材P16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果应当用表格和图示来表达清楚。说明主要噪声源位置、各边界测量点和环境敏感目标测量点位置,给出相关距离和地面高差,故只选AD,C项的建筑物高度不必说明和记录,因为没有意义,如在建筑物高度为50米的敏感目标不同楼层设监测点的话,只要说明各监测楼层的监测点位置即可,而不需要图示说明整个建筑物的高度。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申请与审查的有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资质申请
B 某环评机构受到被责令限期整改半年的处罚,近一年内,可以申请评价范围调整,但不得资质等级晋级。
C . 某环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更,应当在变更发生之日起九十个工作日
内申请变更-
D 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环评机构需要继续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衰)编制工
作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九十个工作日前申请资质延续

答案:D
解析:
选项B 的正确说法是:环坪机构近一年内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被责令限期整改或者受到行政处罚的,不得申请坪价范围调整和资质等级晋级。选项C 的正确时间是:六十个工作日内。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第3章


常用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各种()下的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转化和清除等物理、化学机制。
A.气象条件 B.地形条件 C.气候条件 D.地理环境

答案:A,B
解析:
常用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各种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下的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转化和清除等物理、化学机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情况水质预測适用二维 解析模式的是( )。
A.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B.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C.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
D.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利用数学模式预測各类地面水体水质时糢式的选用 原则。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才可能有解析解,点源是毫无疑问的。


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栌验收。
A、同时进行 B、分期进行
C、最后统一进行 D、与工程同步进行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分期验收的规定。一般相对应即可。


计算岸边稳定点源排放的保守污染物浓度,采用不考虑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 ,已知河流流量Q=100 /s,平均水深H=1m,水面宽B=250m,横向混合系数为1.0 /s,则断面最大浓度为断面通量平均浓度(M/Q)的2倍的断面位置处于排放点下游的( )处。

A.995m
B.1989m
C.3979m
D.5967m

答案:B
解析:
计算型。由题,点源岸边排放,故横向坐标y=0,二维模型可写为: 。由题,断面最大浓度 ,则有 。式中,H=1m,横向混合系数My=1.0 /s,流速u为流量除以横截面积=Q/HB=100/(1×250)=0.4m/s,将以上数据代入式中,则有 ,求得x=1989.44m,故选B。计算要细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A:防燃、防尘
B:防尘
C:防范
D:密闭

答案:A
解析:


风向玫瑰图中包括()等内容。

A:风速值
B:静风频率
C:主导风向
D:风向频率

答案:B,C,D
解析:
风向玫瑰图给出了静风频率、主导风向、风向频率。风速值在风向玫瑰图上无法体现。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J 现状调查内容包括( )

A.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B. 社会经济概况调查

C. 公众参与现场调查 D.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杳

答案:B,D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6.2现状调查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状况调查(A错误)、社会经济概况调查(B正确)、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D正确)、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调查、环境质量与生态状况调查。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铁路干线两侧铅垂向 Z 振级标准是( )。

A. 昼间 70dB、夜间 67 dB
B. 昼间 75dB、夜间 72 dB
C. 昼间 80dB、夜间 75 dB
D. 昼间 80dB、夜间 80 dB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属于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A:气候与气象
B:建设项目的工艺特点
C:建设项目所需矿物原料的产地
D: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量增加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答案:A
解析:
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地理地质概况、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噪声、社会经济、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文物与“珍贵”景观。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第4章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15000m3/d,污水中污染物就一种,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为8个,排水进入一条多年平均流量为100m3/d的河流,该河流环境质量标准执行Ⅲ类。其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按()开展工作。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
20000m3/d>污水排放量(15000m3/d)≥10000m3/d;污水中污染物数目为一种,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8>7,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河流规模100m3/d为中河;水质标准为Ⅲ类。故判断其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对典型的城市快速路,为防治交通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中,最可行的措施是()
A.限制行车速度 B,在敏感区路侧建声屏障
C.给受影响居民以经济补偿 D.临街建筑全部改为商业用途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制定噪声防治对策的原则。答案显然,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之。



答案:D
解析:
GB 3096-2008 中2类区标准是昼问 60 dB ,夜间 50dB 。为了满足 2类区标准要求,声级至少应衰减至 50 dB ,则距离村庄至少在 320m 外。


在进行监测布点时,在评价区内应按以( )为主兼顾均布性的原则布点。
A环境功能区
B规划功能区
C同心圆放射状
D散点状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C.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只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D.二级评价项目无需进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某隧道工程穿越石灰岩地区,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重视( )。
A. 水文地质条件
B. 隧道长度
c. 出渣量
D. 爆破方式

答案:A
解析: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区域性开发在编制建设规划时,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 )。
A.流域开发 B.开发区建设C.城市新区建设 D.城市旧区改建

答案:A,B,C,D
解析:
A B C D【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区域性开发的类 别。答案显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当地人民政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B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应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C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D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接受调查处理

答案:B,C,D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不应包括( )。

A.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B.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
C.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
D.规划期限、范围及实施保障

答案:D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与分析包括的内容有:①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和/或可持续发展目标);②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③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④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的可行的各规划(替代)方案概要。 最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中,规划分析包括:①规划概述,简要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和定位,梳理并详细说明规划的空间范围和空间布局,规划的近期和中、远期目标、发展规模、结构(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源利用结构等)、建设时序、配套设施安排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内容,介绍规划的环保设施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等内容。分析给出规划实施所依托的资源与环境条件。②规划协调性分析,分析规划在所属规划体系(如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流域规划体系、城乡规划体系等)中的位置,给出规划的层级(如国家级、省级、市级或县级),规划的功能属性(如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规划的时间属性(如首轮规划、调整规划;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③规划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规划基础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具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及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分析三个方面。 【说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由环境保护部2014年6月4日批准,并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废止。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第5章


某铁路专用线穿过2类声环境功能区,在居民区测得的夜间等效声级为57dB(A),居民区声环境评价结果正确的是( )。

A.达标
B.超标2dB(A)
C.超标7dB(A)
D.超标12dB(A)

答案:C
解析:
由《声环境质量标准》可知,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夜间标准值为50dB(A),故所测居民区超标7dB(A)。


.景观生态学中判定模地的标准有( )。
A. 相对面积大
B. 连通程度高
c. 破碎化程度高
D. 具有动态控制功能

答案:A,B,D
解析:


(2017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环境空气污染物项目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SP、PM 10 、PM 2.5 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
B. BaP、氟化物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其他项目
C. NO 2 、NOx 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其他项目
D. CO、O 3 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

答案:D
解析:


.以下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有()。
  A: 海岸带开发项目
  B: 制糖企业建设项目
  C: 造纸厂建设项目
  D:北京地铁9号线建设项目
  E: 电池厂建设项目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源监测的有关规定,企业单位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排放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 )。

A、进行监测
B、安装自动监测设备进行监测
C、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D、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答案:C
解析: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总体任务包括( )。

A.合理引导产业发展
B.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C.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
D.全面限制有损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

答案:A,B,C,D
解析: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总体任务是,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保证生态过程连续性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中心,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全面限制有损于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从源头控制生态退化;加强生态保育,增强脆弱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建立健全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强化资源开发监管和执法力度,促进脆弱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018-1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程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审查小组应当递交书面审查意见
B. 审查小组中有关部门代表人数不得少于审查小组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C. 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专家,不得作为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的组员
D.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在审批前由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答案:B
解析:


在实际工程中,()是生态影响评价必须重点关注的时段。


A.施工期 B.勘察设计期 C.退役期 D.运营期

答案:A
解析:
对生态影响来说,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同等重要且各具特点,施工期产生的直接生态影响一般属临时性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其产生的间接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在实际工程中,施工期生态影响注重直接影响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可能造成的间接影响。施工期是生态影响评价必须重点关注的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禁止擅自()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
A闲置
B关闭
C维修
D拆除

答案:A,B,D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第6章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声环境影响预测中需要收集的影响声波传播的参量有()。

A:声源和预测点间的地形高差
B:声源发生持续时间
C:声源数量
D: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覆盖情况

答案:A,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类参量应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取得,各类参量包括:①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②声源和预测点间的地形、高差。③声源和预测点间障碍物(如建筑物、围墙等;若声源位于室内,还包括门、窗等)的位置及长、宽、高等数据。④声源和预测点间树林、灌木等的分布情况,地面覆盖情况(如草地、水面、水泥地面、土质地面等)。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一级、二级评价项目,需附上()基本附件。

A: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原始数据文件
B:气象观测资料文件
C:预测模型所有输入文件及输出文件
D:污染源调查清单

答案:A,B,C
解析:
D项为附表,A、B、C三项都是一级、二级评价项目的基本附件。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措施包括()。

A: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
B: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规范化建设
C:取缔深井、渗坑等地下水污染源,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污染途径
D:加强海岸防护林建设,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措施包括:①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审批工作,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规范化建设。②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③抓好其他流域水污染防治。④综合防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海岸防护林建设,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重点海域逐步增加生物、赤潮和溢油监测项目,强化海上溢油等事故应急处置。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⑤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加强重点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取缔渗井、渗坑等地下水污染源,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污染途径。


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在()地区。
A、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B、当地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C、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D、当地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要求。考生需理解记忆之,案 例分析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为重要知识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建设项目必须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是()

A.医院
B.核电站
C.碳素制品厂
D.年出栏生猪300头的养殖场

答案:C
解析:


(2017年)下列废气治理措施中,适用于治理二氧化硫的措施有( )。

A.SCR法
B.海水法
C.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法
D.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答案: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394-395
二氧化硫治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
A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全文公开
B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 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
C环评文件审批机关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把环评报告书退回在建设单位,要求重新编制,并开展公众参与工作
D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

答案:B,C
解析:
选项C 的意思是:审批机关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选项D 的错误在于并不是所有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审批权限。


环境风险评价中,需要根据风险事故情形确定出事故源参数和()。

A.泄漏速率
B.泄漏时间
C.泄露量
D.泄漏液体蒸发量

答案:A,B,C,D
解析:


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至少应包括( )。
A. 正常排放时小时平均浓度
B. 非正常排放时小时平均浓度
c. 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
D. 非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

答案:A,B,C
解析:
非正常排放时只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小时平均浓度。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第7章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 (修正)由( )目录组成。
A、鼓励类、限制类
B、淘汰类
C、禁止类
D、允许类

答案:A,B
解析:
见教材P222。


(2016年)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避开废弃的采矿坑
B.不应选在农业保护区
C.不应选在矿产资源储备区
D.应避开石灰岩溶洞发育带

答案:A
解析:
应避开的是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规划中,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有( )。

A.全国防洪规划
B.省级内河航运规划
C.民用机场总体规划
D.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

答案:A,C
解析:
详见教材P14~P16有关内容。


.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的相关规定,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核准。
  A: 国务院旅游管理部门
  B: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C: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

答案:B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答案:A
解析:


在极坐标中按各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绘制()。
A.风压图 B.风流量图
C.各季风向玫瑰图 D.年平均风向玫瑰图

答案:C,D
解析:
在极坐标中按各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玫瑰图。


适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的方法有()。

A:类比分析法
B:图形叠置法
C:生态机理分析法
D:列表清单法

答案:A,B,C,D
解析:
生态现状评价方法有景观生态学法、列表清单、图形叠置、生态机理分析、指数法与综合指数、类比分析、系统分析、生物多样性评价、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等方法。生态评价中的方法选用,应根据评价问题的层次特点、结构复杂性、评价目的和要求等因素决定。


(2017年)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

A. 氨
B. 苯乙烯
C. 氯乙烯
D. 二硫化碳

答案:C
解析: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中规定了氨(NH 3 )、三甲胺[(CH 3 ) 3 N]、硫化氢(H 2 S )、甲硫醇(CH 3 SH )、甲硫醚[(CH 3 ) 2 S]、二甲二硫醚、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气浓度等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源的厂界浓度限值。


地下水环境监测点布设应遵循的原则有( )。

A.以项目地区为重点,兼顾外围
B.以污染源下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上游和侧面
C.以污染源上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下游和侧面
D.以潜水和饮用水源含水层为重点,兼顾其他含水层

答案:A,B,D
解析:
地下水环境监测点布置应遵循的原则有:①以建设厂区为重点,兼顾外围。厂区内可能的污染设施如有毒原料储罐、污水储存池、固废堆放场地附近均需设置监测点。②以下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上游和侧面。③对地下水进行分层监测,重点放在易受污染的浅层潜水和作为饮用水源的含水层,兼顾其他含水层。④地下水监测每年至少两次,分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重点区域和出现异常情况下应增加监测频率。⑤水质监测项目参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可结合地区情况适当增加和减少监测项目。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第8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

A. 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B.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C.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D.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答案:C
解析:
环保法中的环境的定义是指①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②各种天然和③经过人工改造 的自然④因素的总体。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所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均应分 析( )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A.设计阶段 B.建设阶段C.生产运行阶段 D.服务期满后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答案显然,生产运 行阶段最为重要。


(2016年)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避开废弃的采矿坑
B.不应选在农业保护区
C.不应选在矿产资源储备区
D.应避开石灰岩溶洞发育带

答案:A
解析:
应避开的是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所称的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A.法律 B.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当地总体规划 D.法律并按规定的程序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矿的单位,应当在(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A、办理选址审批手续前
B、申请领取采矿许可证前
c、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
D、申请领取运行许可证前

答案:B
解析:
见教材P13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以简化,关于简化内容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建设单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确定
B: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查意见中明确的需要简化的具体情况确定
C:由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确定
D:由对该项目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确定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八条规定,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建设单位可以简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可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予以简化。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物质危险性识别包括对()的识别。

A.原辅材料、燃料
B.中间产品、副产品
C.最终产品
D.污染物
E.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物

答案:A,B,C,D,E
解析: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反映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参数。

A:弥散过程
B:弥散方向
C:弥散能力
D:弥散速度

答案:C
解析: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表征在一定流速下,多孔介质对某种污染物质弥散能力的参数,它在宏观上反映了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流动过程和空隙结构特征对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


大气环境影响中复杂风场是指()。

A:静风场
B:山谷风环流
C:海陆风环流
D:城市热岛环流

答案:B,C,D
解析:
复杂风场一般是由于地表的地理特征或土地利用不一致,形成局地风场或局地环流,如海边、山谷、城市等地带会形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等。静风场是不利气象条件,不属于复杂风场。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9章 第9章


某省拟建设一条从A 市到B 市、双向8 车道的江济高速公路,项目共投资70亿元,公路全长230 km , 设计行车速度120 km/h,路基宽28 m,工程新建特大桥梁2 座(其中1 座跨C 河大桥〉和大桥l 座,设置3 个收费站和5 个服务区。属大型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5~11 dB(A) 。
经环评人员现场踏勘,江济高速公路途经65 个村庄,并将穿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带。C 河段大桥下游7 krn 处有D 县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A 市和B 市都有火电厂,粉煤灰运回自己的贮存场堆放。该工程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季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40% ,均为人工森林和天然林。
【问题】
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
2. 请说明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3. 请确定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并简述理由。
4. 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5. 请阐述6 项保护耕地的措施。
6. 桥梁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答案:
解析:
1. 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
(1)工程涉及的2 座特大桥梁和l 座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跨河大桥水中墩的数量、规模及其施工方式。
(2) 高填方路段的占地类型和数量,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情况。
(3) 边坡防护:主要为深挖路段,弃渣场设置及其占地类型、数量。
(4) 主要取土场设置和其恢复设计,公路采石场及沙石料场情况;
(5) 营运期永久占地及施工期临时征用土地的数量及其他基本情况等。
2. 请说明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
(1)评价区的生态现状:沿线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类型、生态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水土流失防治等生态功能规划。森林覆盖率、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调查,有无珍稀濒危受保护植物物种。沿线气候特征、土壤状况、地形地貌水文情况及地下水文分布调查。
(2) 评价区的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名称、种类、保护级别、数量及生存状况,包括食源地、栖息地、繁殖场所、迁徙路线等是否受工程影响,影响程度和范围,以及工程建成后的发展趋势。河流水生生态结构类型和保护状况,有无珍稀濒危鱼类及经济鱼类,有无" 三场"分布等;沿线水源地及取水口保护和规划情况,目前面临的问题等。
( 3 )评价区现存的环境问题。包括森林功能退化、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水土流失、泥石流明塌滑坡等现象发生的区域和范围。保护物种种群面临的生态压力和问题,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动物种群的影响和干扰,指出相关问题的类型、成因和发展趋势。
3. 请确定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井简述理由。
答: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
理由:江济高速公路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5 ~ 11 dB(A) ,江济高速公路途经65 余个村庄,涉及人口众多:声环境功能区为居民集中区,噪声影响声级变化幅度较大,且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 2.4-2009 )的规定,确定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为一级。
4. 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答: (1)工程技术资料:公路路段、道路结构、坡度、路面材料、标高、交叉口、道桥数量:
(2 )车流情况:分段给出公路、道路昼间和夜间各类型车辆的平均车流量、车速、车型:确定沿线村庄与公路的相对位置、距离及高度差:
(3)环境状况:公路至预测点之间的地面类型,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声传播障碍物(如树林、灌木等)的分布情况,地形高差等以及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资料;
(4) 敏感点参数:敏感点名称、类型、所在路段、桩号( 里程)和路基的相对高差、人口数量、沿线分布情况、建筑物的朝向、楼房层数、现状背景噪声和拟采用的评价标准等。
5. 请阐述6 项保护耕地的措施。
答:保护耕地的措施主要有:
(1)合理选线,尽可能少占耕地:临时占地选址也应尽可能避开耕地。
(2) 以桥代路,采用低路基或以桥隧代路基,少占用耕地。
(3) 保留表层土壤,对于临时占用耕地,建设完工后及时回填表土,复垦为耕地。
(4) 合理设置取、弃土场位置。
(5) 充分利用A 市及B 市电厂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减少从耕地内取土。
6. 桥梁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答:桥梁营运期的风险主要是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危险品泄漏对下游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如下:
(1)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设置事故应急水池。当发生事故后及时切断桥面径流与河流的导排关系,将事故废水全部收集到应急水池集中处理,避免直接排入河流;
(2) 设置防撞护栏:
(3) 提高桥梁建设安全等级:
(4) 在桥入口处设置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运输危险品的机动车辆车身侧面需印有统一的标志:
(5) 限制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速度;
(6) 加强危险化学品车辆的运输管理,颁发"三证" (驾驶证、押运证、准运证)方可运输危险品,并实施运输危险品车辆的登记和全程监控制度;
(7) 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8) 有货物滴漏遗撒或危险化学品的超载车辆禁止上桥,防止滴漏遗撒货物因雨水冲刷造成C 河污染;
(9) 公安部门、运输管理部门以及消防部门可以为危险化学品车辆指定特殊的行驶路线,使其停在指定的停车区域。
【专点分析】
公路项目为历年案例分析考试必考的行业案例,属于高频考点,考生应当对公路项目有足够的重视。公路项目一般的主要考点为生态影响、声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
本题是根据2008 年真题改编而成的。2012 年又考过一次类似的考题,考点亦有雷同。
1 .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举一反三: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应当把握如下要点:
(1)工程组成完全。即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工程分析中必须将所有的工程建设活动,论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施工期还是运营期的,直接或相关的都考虑在内。
(2) 重点工程明确: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 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和运营方式等。-般还应将其涉及的环境作为分析对象,因为同样的工程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
(3 ) 全过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是一个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做全过程分析。一般可将全过程分为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期(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期、设备退役期和渣场封闭期〉。
2. 请说明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判定坪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 (2) 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举一反三: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至少要进行两个阶段: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前要进行初次调查与现场踏勘: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进行详细勘测与调查。
考生在回答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类问题时,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环境》中的内容并结合考题背景来回答。
3. 请确定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井简述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坪价( 3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坪价范围"。
举一反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2.4-2009) 己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09 年12 月23 日颁布,于2010 年4 月1 日正式实施。"新"导则与"旧"导则的区别之一为:建设项目规模不再作为评价等级的判据。请广大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熟读新导则的各项条款。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5.2 "评价等级划分"和6.1 ."评价范围的确定"规定:



4. 评价运营期噪声影晌,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 )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举一反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2.4-2009) 8. 1. 3" 预测需要的基础资料"中规定:



5. 请阐述6 项保护耕地的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 )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6. 桥梁运营期的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 2 )提出减缓和消除事故环境影响的措施"。
举一反三1
环境风险评价是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公路风险考题首次出现是在2006 年的公路案例考题中, 其涉及了公路经过跨河桥梁时应关注的问题,实际上考的就是运输危险品的车辆经过桥梁段时发生事故的环境风险的问题。而2007 年公路案例考题,其中一问要求指出公路运营期的水环境风险。2008 年又考了相似的内容,可见对水环境风险的关注。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
B: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
C: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
D: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

答案:C
解析: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②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③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④调整优化产业结构;⑤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需求;⑥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⑦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⑧建立长效机制。


(2017年)某项目动力锅炉燃烧煤汞含量为0.112ppm(wt),烟气经除尘、脱硫、脱硝后排放,汞的排放去向有( )。

A.烟气排放
B.脱硫石膏
C.除尘灰渣
D.锅炉排污水

答案:A,B,C
解析:
此题考核是原辅材料去向的问题,排放的烟气、脱硫石膏、除尘灰渣均含有汞。锅炉排污水和煤以及燃烧烟气等没有任何直接接触,故不会含有汞。


食品工业建设项目的特征水质参数包括()。

A:挥发性酚
B:大肠杆菌数
C:悬浮物
D:有机磷

答案:A,B,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收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 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 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 ) 。
A 重新备案
B 重新报批
C 重新审核
D 报废

答案:C
解析:



危险废物填埋场(20分)


某南方城市拟建一个氯化法钛白粉厂,其工艺产生的氯化废渣被鉴定为危险废物,按照国家要求,需要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来处置该项目产生的需要填埋处理的约20 000 t危险废物。该填埋场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运渣道路、拦渣坝、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拦污坝、库区防渗防洪系统、地下水监测井等。安全填埋场容积要求大于50万m3,服务期限30年。建设单位经踏勘、调查,提出2个拟选安全填埋场场址备选(表2)。



【问题】


1.根据表2中给出的备选场址初步调查情况,应选用哪个场址?请说明理由,并进一步指出拟选用场址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措施。


2.为进一步论证选址的合理性,还必须调查补充哪些基本情况?


3.简述除厂址比选论证外,该项目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其他重点问题。


4.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可能造成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5.安全填埋场服务期满并封场后,应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




答案:
解析:

1.并进一步指出拟选用场址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措施。应选用场址二,主要理由是:(1)渣场为Y型山谷,填埋容积比较大,便于填埋作业和库区管理。(2)渣库无不良地质因素,周围村庄距离比较远,溃坝风险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影响小。(3)主风向下风向无环境敏感目标。拟选场址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距离公路较远,交通不便利,冲沟下方有一个村庄,附近有一个小学。按照国家对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计算其安全防护范围,如学校和村庄在此范围内应搬迁;若不需要搬迁,应在坝下设监测井,监测对下游地下水的影响情况,同时制订完善的风险应急措施和预案,建设完善的运渣道路并进行专业管理。


2.应调查场地占用土地情况、场地的生态和水土流失情况、有无珍稀动植物保护目标、场地周围供电和供水水源情况、周围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容量情况、场地地下水流向和水文地质情况、场地压占范围是否有文物和矿藏情况。补充水土保持报告、土地现状利用图、生态植被分布图。


3.应重点分析填埋渣属性和成分、渣库防渗和渗滤液的收集处理、填埋渣对土壤生态及地下水的影响、拦渣坝风险事故及预防措施。


4.项目建设期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施工期运输扬尘、施工车辆尾气及噪声、占用土地及边坡工程对生态及水土流失的影响、施工人员的废水和废弃物影响。项目运行期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废渣和渗滤液对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废渣表面有风扬尘、废渣运输车辆的扬尘及噪声、取弃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1)企业编制封场计划报请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核准。(2)封场后对渣场固体废物固结状况、抗压性进行检测。(3)建立封场标识,封场后对地表护理,继续收集和处理渗滤液。(4)对渣场下游地下水继续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污染地下水的情况,就必须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1.项目选址是否合理可行是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得出的重要结论,实际工作中通常根据项目原料燃料供应、水电资源供给、交通、气候气象、地表水域、土地占用性质、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场地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来分析选址是否可行。同时考查环评人员对《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掌握情况。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判断得出选址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改善解决措施。按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渣场应满足:


(1)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2)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3)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4)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5)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在对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可能产生的风险、填埋场结构及防渗层长期安全性及其由此造成的渗漏风险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结合该地区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填埋场的设计寿命,重点评价其对周围地下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长期影响,确定其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6)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②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黏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③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④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而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主管部门的同意;⑤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⑥地质构造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7)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活动沙丘区;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8)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产生的危险废物。(9)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2.考查环评人员对《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项目选址合理性的判断能力,填补题干没有提及的其他调查分析。


3.考查环评人员在危险废物填埋场项目工程分析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是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途径。包括填埋渣属性和成分(判断主要污染物)、渣库防渗和渗滤液收集处理(废水处置)、填埋渣对土壤生态及地下水的影响(生态及地下水环境影响)、拦渣坝风险事故及预防措施(风险事故)。在危险废物填埋场项目工程中,主要污染物都来自填埋渣,其主要污染物产生形式是渗滤液,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对地下水和土壤生态的影响。另外,环境风险分析也是渣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危险废物渣填埋场。


4.考查环评人员在危险废物填埋场项目工程分析中对项目建设运行期主要污染产生环节的掌握情况。在危险废物填埋场项目工程中,建设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施工扬尘和噪声、施工车辆废气和噪声、施工人员废水和垃圾、占用土地生态功能永久改变、水土流失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在山区、丘陵、风沙三类区域的新建项目施工前必须完成水土保持报告,渣场一般选择在山地丘陵地区,因此水土保持报告是必须做的。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随填埋进度而产生的取弃土生态影响、渣场表面未苫盖区域风扬尘,但最重要的是渣场渗滤液对所在区域土壤生态、地下水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5.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环境管理、监控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报告书中应作为一章内容),在危险废物渣场服务期满并封场后,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对封场的批准、场地的稳固与安全性、表面植被恢复、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对地下水的跟踪评价和一旦污染而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
A.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
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C.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的合理性
D.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答案:B,C,D
解析:


下列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是( )。

A.猕猴
B.巨蜥
C.小熊猫
D.穿山甲

答案:B
解析:
概念型。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猕猴、小熊猫、穿山甲均属于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巨蜥属于一级,故选B。注意:容易误选C,小熊猫≠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 )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文件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A.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C.对环境影响很小、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D.所有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