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发布时间:2021-07-14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第1章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加强对各类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B.加强产业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严禁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
C.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合理确定重要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D.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

答案:A,C,D
解析: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要求包括: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一律不准开工建设;违规建设的,要依法进行处罚。加强产业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引导与约束作用,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加强对各类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详见教材P203。


下列关于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及防治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是水体中有机物的增加
B:河流与浅层缓流的湖泊相比,更容易爆发水体富营养化
C: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水体中的氨氮可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去除
D:藻类大量繁殖不仅影响水生生态结构,对饮用水处理也有不利影响

答案:D
解析: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是水体中氮、磷的增加;浅层缓流湖泊更容易爆发水体富营养化;地表水体一般难以形成缺氧进行反硝化,因此ABC都不对。


一般工业废水预处理单元事故池的主要作用是接纳( )。
A. 生产事故废水
B. 事故泄漏的液态化学品
c. 污水处理站的事故废水
D. 循环冷却水系处理厂运行的事故废水

答案:A,C
解析:
液态化学品泄漏应该有专门的事故池,不是一般工业废水预处理单元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 )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A、15
B、30
C、60
D、90

答案:C
解析:
见教材P55 。


在宽浅河流中,对于间歇性排放的污染物,其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是()。

A:移流(或推流)、横向和纵向混合
B:移流(或推流)、垂向和横向混合
C:横向、纵向和垂向混合
D:移流(或推流)、垂向和纵向混合

答案:A
解析:
在宽浅河流中,垂向混合短时完成,不是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排除B、C、D三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饮用水源保护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
B.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
C.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D.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涉及饮用水水源的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敏感程度,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确保饮用水安全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生态影响重点是指()

A.盐化
B.沙化
C.酸化
D.碱化

答案:A,C,D
解析:


以噪声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为减轻其对周边居住人群的影响,应优先采用的噪声防治措施是( )。

A.居住人群搬迁
B.设置声屏障
C.加大噪声源与居住区的距离
D.选用低噪声设备

答案:C
解析:
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优先源强控制;其次应尽可能靠近污染源采取传输途径的控制技术措施;必要时再考虑敏感点防护措施。源强控制,应根据各种设备噪声、振动的产生机理,合理采用各种针对性的降噪减振技术,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减振材料,以减少或抑制噪声与振动的产生。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环境特征除考虑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外,还必须考虑()。
A.环境质量现状 B.资源和能源状况
C.周边污染源分布状况 D.污染源的达标排放率状况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环境特征的主要因素。答案显然。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第2章


为降低厂房外噪声,可选用的降噪措施有( )。

A.厂房内安装吸声板(或垫)
B.重质砖墙改为等厚轻质砖墙
C.减少门窗面积
D.安装隔声门窗

答案:A,C,D
解析:
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如对设备加装减振垫、隔声罩等。有条件进行设备改造或工艺设计时,可以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如将某些设备传动的硬连接改为软连接等,使高噪声设备改变为低噪声设备,将高噪声的工艺改革为低噪声的工艺等。对于以这类设备为主的车间厂房,一般采用吸声、消声的措施。一方面在其内部墙面、地面以及顶棚采取涂布吸声涂料,吊装吸声板等消声措施;另一方面通过从围护结构,如墙体、门窗设计上使用隔声效果好的建筑材料,或是减少门窗面积以减低透声量等措旋,来降低车间厂房内的噪声对外部的影响。B项,降噪措施为等厚轻质砖墙改为重质砖墙。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 )的建设、运行。

A. 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
B. 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
C. 生活垃圾焚烧场
D. 生活垃坡堆肥场

答案:A
解析: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禁止的行为不包括()。
  A: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
  B: 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提供城市垃圾、污泥作为肥料
  C: 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D: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堆放固体废弃物

答案:B
解析: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活动。禁止
  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而第二十五条规定: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提供肥料和作为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可见选项B并不是禁止,而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故答案为D。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 )的原则。
A、生产者依法负责
B、使用者依法负责
C、污染者依法负责
D、销售者依法负责

答案:C
解析:
见教材P125。


下列危险化学品属《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中的废弃危险化学品的是( ) 。
A 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
B 经使用后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
C 庄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
D 由公安、海关、质检、工商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
E 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

答案:A,C,D,E
解析:


下列不属于污染物分析内容的是( )。
A.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B.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C. 水平衡
D. 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与分析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一级.二级评价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 5 km
B.三级评价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 3 km
C.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项目一级.二级评价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均不低于200 m;三级评价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均不低于 100 m
D.当大气毒性终点浓度预测到达距离超出评价范围时,应根据预测到达距离进一步调整评价范围。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保部发布环评管理中九种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 ,下列哪种情况界定建设项目为重大变动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项或一项上发生重大变动
B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C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两项以上发生重大变动
D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两项以上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答案:B
解析:


(2017年)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集中式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
B.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C.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地补给径流区
D.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

答案:C
解析: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Ⅱ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第3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区的划定及保护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B: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C: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
D: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保护区管理机构予以妥善安置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第二十七条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第三十二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根据( ),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A. 埋藏条件
B. 来源
C. 受引力作用的条件
D. 含水空隙的类型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A:10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10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15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15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C
解析: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 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非核设施建设项目试生产申请由( )负责 受理。
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D、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D
解析:
。对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 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非核设施建设项目试生产申请由建设 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 受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确定的评价原则有( )。

A.公众参与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早期介入原则
D.整体性原则

答案:A,B,C,D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确定的评价原则有:①科学、客观、公正原则;②早期介入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公众参与原则;⑤一致性原则;⑥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最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包括:①全程互动原则;②一致性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层次性原则;⑤科学性原则。 【说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由环境保护部2014年6月4日批准,并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废止。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估算模型AERSCREEN所需参数不包括()

A.评价区域近20年以上最高环境温度
B.评价区域近20年以上最低环境温度
C.评价区域近20年以上地面平均气压D,土地利用类型

答案:C
解析:


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进行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实测,草本、灌木和乔木的样地大小分别为()。

A:≥100hm2≥500hm2≥1000hm2
B:≥0.1hm2≥0.5hm2≥1hm2
C:≥50m2≥100m2≥500m2
D:≥100m2≥500m2≥1000m2

答案:D
解析:


用指标对比法时清洁生产评价的工作内容包括()。

A: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B:预测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值
C:将预测值与清洁生产标准值对比
D: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答案:A,B,C,D
解析:
用指标对比法时清洁生产评价的工作内容包括:①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②预测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值;③将预测值与清洁生产标准值对比;④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⑤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2018-1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有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相关自然保护区域,保护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保护恢复和改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B、禁止或者限制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引入外来物种、营造单一纯林、过量施洒农药等人为干扰、威胁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行为
C、对不具备划定自然保护区域条件的,须由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禁猎(渔) 区、规定禁猎(渔)期等其他形式予以保护
D、机场、铁路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应当避让野生动物迁徙洄游通道,无法避让的,应当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

答案:A,B,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第4章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与( )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A.河流、湖泊
B.基本农田保护区
C.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
D.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①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②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③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④车站、码头(依法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以及地铁站出入口;⑤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渔业水域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⑥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⑦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


某制糖项目废水总排放口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应开展的核查工作有()。

A.验收期间生产负荷 B.在线监测仪器安装使用情况 C.单位产品废水回用率 D.废水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

答案:A,B,D
解析:
ABD解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内容和单位产品的废水回收率无关。


(2019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B/T14848-2017),关于地下水监测频率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年两次(丰水期和枯水期各1次)
B.潜水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年两次(平水期和枯水期各1次)
C.承压水监测频率可以根据质量变化情况确定,宜每年1次(枯水期1次)
D.承压水监测频率可以根据质量变化情况确定,宜每年1次(平水期1次)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 , 关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
A 环境影响后评价只针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B 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的建设项目才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
C 环境影响后评价要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
D 建设项目取得批复后,环境保护设施在没有竣工验收前,项目的规模和环境保护措施发生了重大变动要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

答案:D
解析: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力口重)的,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坪价文件,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根据有( )

A、国家经济条件
B、国家技术条件
C、国家监测能力
D、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

答案:A,B,D
解析: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14MW(20t/h)的燃气锅炉,其烟囱最低允许高度是()。
A.8m B.15m C.30m D.45m


答案:A
解析:
A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每个新建燃煤锅炉只能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的不同而不同,燃油、燃气锅炉烟囱不低于8m,锅炉烟囱的具体高度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是()。

A:源项分析、风险识别、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B: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C:风险识别、后果计算、源项分析、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D: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识别、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答案:B
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非点源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应实测非点源源强
B.应调查非点源的排放方式
C.应调查非点源的排放数据
D.应调查非点源的排放去向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6.4.3.2非点源调查的内容,包括概况、排放方式(B正确)、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D正确)、排放数据(C正确)。因此A不正确。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

答案:
解析: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第5章


在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编制中,各专题工作的实施方案一般应包括该专题的主要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参数的选择、评价所用资料和数据来源等。
A.分析数学模型
B.拟采用的计算模式
C.评价形式
D.计算方法


答案:B
解析:
在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编制中,各专题工作的实施方案一般应包括该专题的主要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拟采用的计算模式及参数的选择、评价所用资料和数据来源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事故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作为评价重点
B.将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作为评价重点
C.将事故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D.将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排放引起的局部环境质量恶化作为评价重点

答案:D
解析:
D 环境风险评价有别于安全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把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影响措施作为工作重点。非正常工况不属于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涉及范围区域较大、人力勘察较为困难或难以到达的建设项目,其生态影响调查的方法往往采用()。

A:文件资料调查
B:现场勘察
C:公众意见调查
D:遥感调查

答案:D
解析:
遥感调查一般需要的内容有:卫星遥感资料、地形图等基础资料,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或GPS定位等技术获取专题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生成。其适用于涉及范围区域较大、人力勘察较为困难或难以到达的建设项目。


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严控恶化地下水质。

答案:错
解析: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要求不包括( )。

A.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B.着力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
C.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
D.着力削减重点行业和区域重金属排放量

答案:D
解析: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要求包括:①加大结构调整力度;②着力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③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减排力度。


5°~45°的夹角22.某线性工程进行生态影响二级评价,成图范围是50km,成图比例尺要求应该大于等于()。

A:1:10万
B:1:5万
C:1:1万
D:1:5千

答案:A
解析:
生态影响评价制图的工作精度一般不低于工程可行性研究制图精度,成图精度应满足生态影响判别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二级评价的线性工程,长度为10~100km,成图比例尺要求大于等于1:10万。


环境风险评价中的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測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的事故。
A.发生概率最大 B.安全隐患最大
C.造成財产损失最大 D.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

答案:D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最大可信事故的概念。答案显然。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有关要求不包括()

A.完善标准体系
B.推行市场化机制
C.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D.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D应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
A. 空间结构分析
C. 景观廊道分析
B. 景观模地分析
D. 功能与稳定性分析

答案:A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第6章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时,必须收集的地面气象资料是( )。
A.年、季(期)地面温度 B,年、季(期)风玫瑰图
C.月评价风速随月份变化 D?季(期)小时评价风速的日变化

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測资料调查要求。答案显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是()。

A:环境保护基本法
B:环境保护单行法
C: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D: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答案:C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实施,属于行政法规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A最高水位线以下
B最低水位线以下
C最高水位线以上
D最低水位线以上

答案:A
解析:


(2017年)某企业厂界背景噪声监测结果为50dB(A),企业两个声源单个开启时在厂界测得的声级均值为53 dB(A)(含背景噪声值),该企业厂界噪声排放值为( )。

A.53 dB(A)
B.54.8 dB(A)
C.56 dB(A)
D.57 dB(A)

答案:A
解析:
单个声源在该企业厂界的排放值为53 dB(A)-50 dB(A)=50dB(A)两个声源在该企业厂界的排放值为50 dB(A)+50 dB(A)=53 dB(A)【注意】此题问的是排放值(不包括背景值),而不是厂界噪声的测量值(包括贡献值+背景值)。)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重大不良影响进行分析与判断时, 可不包括的内容是( )

A.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

B.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资源与环境利用严重冲突

C. 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

D.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产业布局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许价技术导则总纲》 7.2.4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重大不良影响,可从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不选A) 、资源与环境利用严重冲突(不选B) 、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不选C)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环评文件的情形包括( ) 。
A、项目总投资发生了变化
B、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
C、项目的建设地点发生重大变化
D、项目存在环境风险

答案:B,C
解析:
见教材P55 。


()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D
解析: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自2005年12月起施行,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发布的( )同时废止。

A.《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修订)》
B.《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
C.《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修订)》
D.《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

答案:B,C,D
解析:
2005年12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该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原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同时废止。


废水的二级处理出水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

A:氯气
B:臭氧
C:紫外线
D:溴

答案:A,B,C,D
解析:
出水消毒是污水二级或三级处理过程的最后一步操作,消毒剂主要有氯气、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和溴。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第7章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重点区域(),制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计划。
A经济社会发展
B大气污染传输扩散规律
C主体功能区划
D大气环境承载力

答案:A,D
解析:


某拟建项目设计污水排放量为30000m3/d,污水经处理后排入一中型湖泊。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則地面水环境》规定进行水质采样,应每()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km2 B.1~2.5km2 C.24km2 D.36km2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考生务必记忆之。


地下水环境预测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考虑到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隐蔽性和难恢复性,还应遵循环境安全性原则,预测应为评价各方案的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B: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结合当地地下水环境现状确定,应以拟建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位、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为重点
C:Ⅰ类建设项目,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应分别进行预测,给出污染物正常排放的预测结果
D:Ⅱ类建设项目,应遵循保护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原则,对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或不同开采方案等所引起的水位变化及其影响范围应分别进行预测

答案:A,D
解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应结合当地环境功能和环保要求确定,而不是结合当地地下水环境现状确定。I类建设项目,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应分别进行预测,同时给出污染物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工矿的预测结果。


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严格控制围填海的规定,禁止在()进行围填海活动。

A.鸟类栖息地
B.海滨风景游览区
C.经济生物的自然繁殖场
D.经济生物的自然产卵场

答案:A,C,D
解析:
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严格控制围填海工程。禁止在经济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和鸟类栖息地进行围填海活动。围填海工程使用的填充材料应当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下列选项不属于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B.《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C.《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D.《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答案:D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建设跨越河道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 应当经( )对该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高速公路建设的位置和界限审查批 准后,方可依法办理开工手续。
A、有关土地管理和政主管部门 B、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
C、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防洪安全的主管部门。答案显然。


2014-1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工业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的材料包括( )。

A.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设备的种类
B.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设备的数量
C.正常作业条件下,设备所发出的噪声值
D.防治噪声污染的设施情况及有关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资料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 ) 区域。

A. 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
B. 活动中的断裂带
C. 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
D. 海啸及涌浪影响区
E. 湿地

答案:A,B,C,D,E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 ),并确保其公开的有关信息在整个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之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并确保其公开的有关信息在整个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之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第8章


.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经过以下()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A: 城市文教区
  B: 普通住宅区
  C: 医院和疗养院
  D: 城市商业区
  E: 国家机关办公地

答案:A,B,C,E
解析:
ABCE选项都属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根据《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在报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依法将环境影响报告书( )。
A 单独呈送审批机关
B 一并附送环保行政机关
C 单独呈送环保行政机关
D 一并附送审批机关

答案: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再次登记者提交的材料不包括()。
A.学位证书和职称证书
B.《职业资格证书》和《登记证》
C.申请人在登记期内接受的符合规定的继续教育证明
D.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再次登记申请表

答案:A
解析:


Carlson 的营养状况指数法预测富营养化,其认为湖泊中总磷与( )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A. 年出湖水量
B. 透明度
C. 输入与输出磷
D. 叶绿素a

答案:B,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建 设项目中,不属于海岸工程1设项目的是()。

A、滨海火电站
B、人工鱼礁工程
C、滨海大型养殖场
D、污水处理处置排海工程建设

答案:B
解析:
B属于海洋工程。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不属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关要求的是( )。

A、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B、全面推进污染防治
C、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D、基本确立生态文明重大制度

答案:D
解析: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进行点源环境影响预測,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 )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A.15% B.5% C.7% D.10%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断面浓度均匀分布的概念。答案显然,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之。


(2012年)某企业利用海水生产食盐,其取水口所在海域的水质至少应符合《海水水质标准》()标准。

A. 第一类
B. 第二类
C. 第三类
D. 第四类

答案:B
解析:
按照海域的不同适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非正常源项统计和分析包括()。

A: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属于非正常排放
B:其他非正常工况排污是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的指标的超额排污,非正常评价时应以此为源强
C:设备检修、开停车、实验性生产等工况时的排污分析也是非正常排污
D:非正常排污分析重点是说明排污量的大小和处置方法

答案:A,B,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精选9章 第9章


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下列不适用于该法的野生动物有( )。
A.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
B.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
C.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D.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

答案:D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适用范围。答案比较明显 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适用于《渔业法》。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规划中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右()。

A: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省级及设区的市级工业各行业非指导性规划
C:河南省旅游开发非指导性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海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答案:B,C
解析:
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设区的市级以上海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
( )。

A.应急预案 B.安全管理方案
C.处理方案 D.防护规划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检查。


我国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了城市( )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


某办公用房环境影响报告表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均发生了重大变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际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单位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建设单位应重新报批办公用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将环境影响报告表重新报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C.对办公用房进行跟踪评价,及时采取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
D.在办公用房建成后向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竣工环保验收时出具变更说明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公路项目工程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A:类比分析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
C:实测法
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答案:A,B,C,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有关分析方法的规定指出,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类比分析法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但所得结果较准确,可信度也较高。在评价工作等级较高、评价时间允许,且有可参考的相同或相似的现有工程时,应采用类比分析法。实测法通过选择相同或类似工艺实测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物料平衡计算法以理论计算为基础,比较简单,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在理论计算中的设备运行状况均按照理想状态考虑,计算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数值偏低,不利于提出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最为简便,当评价工作等级要求较低、评价时间短或是无法采取类比分析法和物料平衡计算法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方法,但是采用此方法所获得的工程分析数据准确性较差,不适用于定量程度要求高的建设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B、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C、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
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D、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答案:A,B,D
解析:
见教材P157。


2018-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某企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下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企业废水处理后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B.该企业废水处理后应达到《污水排放下水道水质标准》
C.该企业废水处理后应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该企业废水处理后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要求的进水水质

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间,是指夜晚二十二点至晨八点之间的期间
B.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C.环境噪声,是指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声音
D.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第六十三条规定,“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